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关注省两会】省政协委员严宝平:强化文化品牌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21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是根本。江苏大地传统村落古韵绵长,民俗文化丰富,南京六合农民画、苏州刺绣、徐州香包、宜兴紫砂等充满地域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寄托着百姓挥之不去的乡愁,也成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调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江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居环境建设以及更重要的经济建设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在接下来乡村全面振兴新一轮发展中,如何以独特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象,促进乡村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时代话题。”省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严宝平说。

在前期调研中,严宝平发现,江苏省不少乡村在自身文化品牌的认识与发展中,仍存在意识不强与定位不清晰、运营理念不足与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缺乏系统性规划与缺乏标准化管理等问题。有些还没有在发展中明确自身的品牌规划,有些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仍存在同质化问题,难以形成深入贴合自身特色又大胆创新的尝试。

此次两会,严宝平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动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的提案》。他建议,在当前农业休闲游、周末亲子游、网红特色游多重叠加的新型旅游观光生态中,乡村要及时地把握住新时代、新生代的脉搏,提升品牌意识与精准定位,确保品牌建设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创新运营理念与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品牌运营效率和精准度,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结合现代消费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并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附加值。此外,要加强系统规划与标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