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传承“侨海报国”精神系列专访】命运多舛一生辗转 爱国情怀始终不渝——访缅甸归侨苏逸深

作者:省直经济三支部 刘懋难 发布时间:2019/04/03

2018年9月9日,我们传承“侨海报国”精神系列专访小组一行六人,在致公党江苏省委小会议室采访了退休老党员——缅甸归侨苏逸深老先生。苏老1935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我国资深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专家,参加多项国家“六五”、“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次荣获省、部级奖项与荣誉证书,是新中国水利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杰出功臣之一。苏老1986年加入中国致公党,历任致公党江苏省第一届省委委员、省直属“五人小组”成员、省直属总支部副主委、致公党江苏省直工委第一、二届副主任、致公党河海大学支部主委,为致公党在江苏的发展挥洒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获得致公中央授予的先进个人、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得致公党江苏省委授予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出生于海外,自幼体会爱国情怀

苏老祖籍福建龙岩。父亲出生于1901年,正处于清末与军阀混战、民国革命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民众,纷纷逃往南洋谋生。苏氏一家生活困苦,在1925年的时候,向同乡借点大洋做盘缠,苏父孤身一人与同乡一道,毅然闯荡南洋。几经周折到了缅甸,举目无亲,衣食无着。幸好得到了福建同乡会接纳与照顾,并介绍到华人开的商店当勤杂工。从事商品搬运储存与送货等一切勤杂工作。起初,苏父从底层的苦力做起。在闲时,主动到店面了解商品名称和价格情况,在生意繁忙之时,协助老板出售商品,深得老板的赏识。经过一段时间考验,被老板提升为店员。由于他吃苦耐劳,又勤俭节约,很快摆脱了贫困,生活逐步安定。温饱无虞后,苏父慢慢地掌握了商业经营的本领,之后和几位同乡合股经商,终于在南洋站稳了脚跟,同时也将家属接到缅甸仰光定居。

11.jpg

苏逸深老师在缅甸仰光市的童年家庭照

(图中穿背带裤为苏老师)

1935年,苏老出生于缅甸仰光。从孩提时代开始,父亲就经常教导孩子们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因旧中国腐败无能,华侨地位很低,得不到国家的保护,只能依靠“同乡会”的观照,从小就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为中国争气。

当时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经遍布神州大地。世界各地的华侨,都纷纷掀起“抗日救国”的爱国运动。缅甸仰光的华侨也不例外,华侨学生们,踊跃给奋战在抗日前线的中国军队开展爱国捐款活动,没有钱就自己做花,把做成的纸花、布花、绸花,按照五角、一元、五元的价格到街上义卖。苏老当时年纪尚幼,主要是跟着哥哥姐姐们去帮忙递花给捐款人,就这样觉得自己也能为爱国捐款活动做点事情很开心。到了冬季,当地华侨组织“募寒衣”的爱国捐款、捐物活动时候,他就把家里能够保暖的毛衣、毛毯帮爸妈搬出去捐献。苏老就是从参加这些爱国捐款、捐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华侨华人浓浓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的火苗通过父辈的耐心教导,在苏老的心中越燃越旺。

战火中归国,经历磨难九死一生

1942年,日军疯狂侵略缅甸,中国远征军奔赴抗日前线和驻缅英军与日军浴血奋战。日军在缅甸各地狂轰乱炸,在日军屠刀的淫威之下民不聊生,大批华侨为避难纷纷逃回了国内。回国的路程同样是险象环生。因为连接缅甸和国内的公路,是唯一的滇缅公路,它是运输军需物资专用运输线。为此,只能求救于远征军的运输车队回国的车辆之便,携带回国。在军需车上是载着空的汽油桶(两层),其空间已然十分狭小,难民们把雨棚拿掉,坐在空的汽油桶上,为了安全,把自己用绳子绑在雨棚的栏杆上。这条路是出了名的颠簸崎岖,道路险峻而闻名的滇缅公路,18道弯、72道拐,每一个弯道都是鬼门关。车辆只能贴着悬崖峭壁行驶,每个拐弯几乎都是180度的弯角和巨大的陡坡。驾驶车辆十分困难,车速稍快就很难刹住,就会冲出弯道而后跌落深崖,看着山崖下各种汽车的残骸,真是胆战心惊。车辆行驶中还要躲避日军飞机狂轰乱炸。当时由于超载严重,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和机枪的扫射,车辆倒退时,一不小心右后侧车轮滑出路外,整部车辆极度倾斜,差一点就要跌入深崖。幸好车队的华侨司机技术比较娴熟,几次都在险象环生中化险为夷。当车辆经过“惠通桥”后,日军飞机就将唯一连接云南和缅甸的滇缅公路中的“惠通桥”炸断,幸好躲过这场灾难,最后平安通过边境抵达昆明。

22.jpg

在昆明,苏氏一家逗留了好几个月,为了糊口,父亲又见缝插针地经营起了一点小买卖。可就是这样也难以维持,昆明经常遭遇到日军的飞机轰炸与扫射,当地群众都难于谋生,而逃难的难民更是面临灭顶之灾。一家人饥贫交迫,全家人对日本鬼子的侵略罪行更是切齿痛恨。眼看昆明难以维生,全家又辗转向广西、广东、江西迁徙,最后才回到了故乡福建龙岩。现在回忆起当时逃难回国的艰辛,和目前相比,祖国强大,是海外华侨、华人的人身安全与谋生的坚强靠山,一但海外华侨、华人有难,中国大使馆就会及时出面解救,同时请求国内派出飞机将有难的华侨、华人安全地护送回国并得到妥善安置。这一鲜明的对比,真是天壤之别,也正是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真心支援祖国建设、盼望祖国强大的真谛。

回到家乡后,为了全家的生计,苏父就做起了经营花生的生意,在花生成熟时期,大量收购农民种植的新鲜花生,再经晒干入仓。待到市场上急需求购花生米时,就取出晒干花生剥壳得花生米,再到市场销售,赚些差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而花生的剥壳的任务,需全家总动员孩子们也不例外,每日放学后就必须帮忙剥花生壳之事。一家人生活虽然艰苦也不富裕,但是却也享受了战时难得的平静。

抗战胜利后,体会新旧社会不同

1945年日本投降,全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到了1947年,在抗战期间回国避难的华侨,都可以选择重回侨居地生活。苏老当年虽小,但始终想要留在祖国的怀抱。家里商议之后,父亲带着大哥去了马来西亚谋生,母亲带着其他孩子留在了国内。父亲走后,国共内战全面打响,国统区的生活每况愈下。母亲手中的一点积蓄很快就在通货膨胀中金圆券贬值,变得一文不值。因生活所迫,为了全家谋生,年纪尚幼的苏老只能跟随哥哥一起到家对面的东山上的煤窑,挑煤贩卖。早晨四、五点钟兄弟两人就要出发到东山煤窑挑煤,哥哥先从煤窑中拉出散煤到矿井外再分成两担,兄弟俩将煤挑到山下临时存放,然后吃完中饭再次上山从煤窑拉煤,兄弟俩将该担煤先直接挑回家中,再返回将堆放在山下的煤挑回家。因煤窑经常出现瓦斯爆炸的人身伤亡事故,母亲非常耽忧,每次回来时都要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摸黑到家。此时,常见到老母倚窗盼望我们能安全回家。煤拉回来后,做成煤饼才能拿到集市上去卖。生意不好的时候,他们也把煤饼送给周边的亲戚朋友,交换一些生活物资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1949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浩浩荡荡地进入龙岩县城, 龙岩县和平解放了。之后,闽西南临时联合司令部龙岩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民国龙岩县政府。在南下的解放大军的带领下,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从此全家的生活才逐步走上正轨。苏老的兄弟姐妹才有机会上学。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全国掀起抗美援朝运动。苏老已经上了龙岩一中,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班的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到河里捞沙,将沙挑到建筑工地义卖,所得之款支援抗美援朝。由于苏老所在班级在这次支援“抗美援朝”义卖中表现出色,获得学校第一名。那时候捞沙、挑沙虽然很累,但能够为国争光,就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虽然年纪不大,都已明白这是保家为国、维护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道理。

33.jpg

苏逸深老师参加“新中国建设成就图片展”留影(图中第二排左2是苏老师)

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为了让群众有更多了解,中共龙岩县委宣传部举办“新中国建设成就图片展”,学校派苏老参加“图片展”的筹备工作及讲解员。通过“图片展”广大参观群众了解到新中国蒸蒸日上,取得众多建设成就感到欣慰,而苏老从“图片展”中既感受到祖国建设成就的欣慰,更深地感觉到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就需要更多建设人才。因此,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由于在“图片展”工作中得到表彰,学校共青团团委批准苏老为共青团员。此时,苏老的父亲在马来西亚谋生站稳了脚跟,当上协和有限公司总行的分行经理。要接苏老全家到马来西亚定居。苏老认为留国内正是报效祖国的好机会。只有祖国强大,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才有人身安全的保障。苏老的父亲支持苏老的想法,同意将苏老一人留在家乡,其余弟妹随母亲到马来西亚定居。虽然苏老一人留在家乡住校学习,在放假、春节期间,只有少数学生住校,深感孤单凄凉,但是,一想到现在留在家乡学习,将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这点困难也是能克服的。

考入河海大学,成为首批研究生

1955年苏老考取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那一年福建全省考取省外高等院校有3000名考生,因为出省的交通不便,省教育厅为了解决出省考生的交通问题,要求出省考生一律先到福州集中统筹安排,先乘船到南平市,再乘车抵达江西省上饶市坐火车前往考生们各自考取的所在高等院校报到。这些学子大多数是从山区里走出来的,连火车都没有见过。到了火车站大伙可激动了,一帮人呼啸着冲过去,想看看火车到底是什么样?可是当火车开来的时候,一声巨大的鸣响,又都吓得大家一哄而散。

苏老考上了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陆地水文专业。新中国对大学教育十分重视,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生活多有照顾。上大学第一年吃饭是免费的,第二年开始每月也只需要交伙食费12元。那时候,苏老的父亲每月从国外寄生活费,支持苏老的大学生活,从此苏老也摆脱了生活的拮据。

因苏老来自南方,不适应南京冬季的湿冷,恰逢第一年就碰见了罕见的大雪,遂患了内风湿关节炎,病痛折磨得他体重从120斤骤减到70斤,整个人憔悴不已,连上课、考试都要同学扶着去参加。在医院住了70天后,通过种种治疗,病情才得到初步控制就急忙回校上课。为此,大学期间所有体育课程都被免修。读书期间,苏老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曾担任班级团支部的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等职。可正当组织考察他并准备发展为中共党员时,苏老担心自己因身体原因,起不到党员的应有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把这一难得的入党机会让给了其他条件更好的同学。

1960年,本科毕业后,苏老被学校录取为首批研究生。因要求将这批研究生培养成既能担任教书育人工作,又能承担科技、科研的技术人才,所以,在读研期间,除了要完成研究生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还要负责一个本科班的教学辅助工作,及负责指导老师的每日上课前的教材校对和付印等备课前的辅助工作。那时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十一、二点钟,虽然很辛苦,但是时刻记住,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的决心,让他始终能饱含激情努力学习。

四年后,苏老完成了研究生学业。终于到1965年的2月份,正式离开学校,去了北京水利电力部报到。

44.jpg

苏逸深老师在国家水利电力部前合影(后排右二:带眼镜是苏老师)

经历文革,“五七干校”苦中作乐

到了北京水利电力部之后,苏老是在水文测验预报研究室工作。主要是搞科研,同时参与水文局对省、市、县所属水文站的部分管理调研和检查工作。1966年文革开始,虽然苏老是华侨身份,但因为他平时为人谦和友善,非常幸运的没有遭受太严重的打击。而有些归侨遭遇却很惨痛,那时候的政治形势非常严峻的。

和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苏老被要求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当时,水利电力部一批一共有300多个干部和家属,苏老家里老二刚出生,本来可以暂缓前往,但组织并不知情。1969年9月29日夜晚,北京正好下了场大冰雹,天气突然变冷,家中所有衣物全部运走,一行人只好向邻居借了草席与薄被过夜。当天夜里军管会的领导过来探望,才发现苏老家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领导劝他缓一缓再去吧,没料到苏老的爱人也很坚决,还是前往干校。第二天早上水电部前面的“月坛北街”,整条街排满了二、三十辆大型客车,为接纳赴“五七干校”的干部和家属及众多的送行人员。浩浩荡荡的队伍直向北京火车站出发,赴“五七干校”的干部和家属登上火车,到达青铜峡火车站后,直接乘汽车奔向水利电力部宁夏青铜峡“五七干校”。

到达宁夏青铜峡,300多人是被安排在原机械部搞“三线建设”时在一片广阔沙漠中建成的“十排厂房”,因风沙太大不能使用而遗弃,后被群众当做马群、羊群圈养的场所。为此,先要将房内的马粪、羊粪清除,再铺上一层砂砾,打桩钉上床板做床,接着整理家务,一直忙到夜里11点。此时,发现孩子脸上,全被沙漠中蚊虫肆虐叮了许多包,肿的差点看不出来谁是自家孩子。条件虽然异常艰苦,大家还是咬牙生存下来。

到了11月份渠道停止灌溉的时候,生活更加艰难。人们四处收集渠道低洼的积水坑中的混浊水,这也是马群、羊群争水喝的水源,也常受马尿的污染,因此,取回家的混浊水,必须用明矾使水清澈过滤后饮用。到了干校后,还要求到当地的贫下中农家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苏老是被分配和马夫住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夜里还要多次起来喂马,严重的睡眠不足,白天又要到田里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条件太过艰苦,一天两顿咸菜和二两米饭,营养一时跟不上,苏老得了急性黄胆性肝炎,黄胆指数比正常值高出5到7倍。回到家中,干校“幼儿园”因怕传染,不接受苏老家的孩子,一家四口都窝在家中,真是大难临头不知如何应对。后经苏老爱人极尽全力的进行严格隔离、勤加消毒的办法,苏老在干校医生的积极治疗及其爱人的悉心照顾下迅速痊愈,全家也安全地逃过这一劫难。

干校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也得到不少锻炼,增长许多农业方面知识。正如当时常提到的已成为所谓的“四门干部”(家门、学校门、工作门、劳动门)。

1971年,湖北省正在兴建毛主席亲自批示“330工程”,是在长江中游“西陵峡”出口的宜昌市修建大型的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因缺少水利技术干部,他们向水电部要求支援一百名技术干部。苏老师和妻子都被选拔抽调过去,在工程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1971年到1981年在葛洲坝工程建设中一呆就十年,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中,有关一期工程的“二江泄水闸”闸型选择;二期导流渠的布置;“大江截流”多种方案的选择与定案等,多项模型试验,为工程设计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设计依据,这些数据均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得到验证是正确、可靠的。最后,在举世闻名的长江葛洲坝工程的大江截流顺利合拢,标志着葛洲坝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苏老也做出了应有贡献,并多次获得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奖励。

1981年水电部干部司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局,落实科技干部政策,将苏老及其爱人一起调入水电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直属水电部管理,一家终于在南京安顿下来。在此工作期间,曾获得水文研究所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环保局国家重点攻关课题》荣誉证书、水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贡献荣誉证书。曾在水利学报、环境科学、水科学进展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被中国水利学会授予优秀论文奖。还和同事合著了《中国历史干旱》一书。

55.jpg

1991年获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贡献荣誉证书

 

加入致公党,传承侨海报国心

1982年,江苏省恢复致公党组织。考虑到苏老的背景和经历,1985年开始,河海大学统战部部长亲自动员他加入致公党。经过慎重考虑,1986年苏老正式加入致公党,成为了一名致公党党员。苏老在党内从1986年10月到2016年10月的30年期间,一直工作兢兢业业,从河海大学致公党小组长、支部主委开始做起,进而又担任致公党省委直接领导的“五人小组”成员,省直总支副主委、直至担任第一届省委委员、省直属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江苏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河海大学特邀监察员、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特邀监察员等职务。

66.jpg

1992年苏逸深老师参加中国致公党江苏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留影

(图中后排左三:穿灰色羽绒服是苏老师)

苏老始终注意团结同志、教育青年、参政议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活动,让所在支部全体党员和周边群众经历了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为公、参政兴国的教育和洗礼。长期在省直工委的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发展新党员的规范化要求,以及基层组织换届程序及组织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在致公省委领导指导下、各高等院校统战部长的支持下,省直党员从南京市划分出来时的59人发展到2016年的500多人,各高等院校均已建立起基层支部。为此,得到致公省委领导的肯定和各高等院校统战部长的赞赏。苏老的多年工作,曾多次受到致公党省委领导和致公中央的奖励与表彰。

对新一代的年轻党员们,苏老也给予了殷切的寄语:“要有爱国、爱侨之心”。苏老的父亲当年就是在“同乡会”的“爱国、爱侨之心”帮助下在国外落下脚跟,他希望归侨人员回国之后,到致公党组织中,能够体会到致公党党员都有“爱国、爱侨之心”,要让归侨感觉到像到自家里来一样。都愿意主动要求加入致公党组织,共同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苏老深深嘱托,年轻党员一定要将“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精神传承下去。

77.jpg

2018年苏逸深老师访谈现场寄语致公党年轻党员

苏老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坷多舛,但是他无论身处何地,面对何种艰难困苦,他心中爱国的火焰却从来不曾熄灭,正是这种拳拳的赤子之心指引苏老为国奉献、终生不渝。这种当年随先辈下南洋走四方的“拼搏精神”,不畏艰辛归国报效的“爱国精神”和致力为公、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致公党人“侨海精神”的集中展现,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致公党人传承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