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苏州高新区二支部进行运河文化课题调研

作者:李江华 发布时间:2018/11/20

2018年11月12号下午,在支部主委祝倩的带领下,新区二支部5名党员来到了浒墅人家半乐居中心进行访谈调研。在这里张文献馆长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与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张馆长从身后的《浒溪草堂图》开始谈起,向我们介绍了这幅画的历史,当年沈天民虽生活在城市,但仍不忘先祖的桑梓生活而在城市中修建草堂,取名为浒溪,才得以有画作《浒溪草堂图》留传至今,让后人一睹名家画作的风采,正版目前收藏在沈阳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浒墅关名字的变迁,从虎疁到浒疁,再到许市,最后因为明朝户部在大运河上设置钞关,并建关署吏舍“明远楼”于此,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遂名浒墅关。由于运河的滋润,浒墅关得以发展,是名副其实的经济重镇、文化重镇,成为运河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素有“江南要冲地、吴中活码头”之称。运河两岸也留下了很多文物,如文昌阁、蚕桑专科学校、蚕种场、董公堤、三里亭、浒关基督教堂、民国建筑方宅、白楼、吴县中学、浒关电影院、青灯村众缘桥、浒墅关明清钞关衙署“明远楼”、浒墅关学宫、龙华寺等。这些文物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运河的兴衰。

参与调研的同志一致认为,我们应该做好文物旧址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恢复重建、保留、立碑等方式,恢复古镇风貌,形成江南文化古镇,植入运河文化、钞关文化、蚕桑文化等文化元素。保护重建后的浒墅关运河古镇,将呈现出“运河穿镇、老街隔河,文化多样、门类丰富,钞关衙署、南巡遗韵,蚕桑家园、丝绸重地,远山近水、风光旖旎,古镇新城、交相辉映,十里 纤道、塘岸绵长”的独特魅力,重塑运河沿线自然、人文风情,让千年运河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1542287552116680_lar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