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忆怀 发布时间:2018/04/27
我对民主党派的认识要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的那年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学校宿舍的合约即将到期(学校内部的住宿紧张,只提供短期租赁,但价格便宜),我不得不去外面寻找住宿,一位华人热情地提供给我帮助,不仅以合适的价格租给我性价比较高的房子,还给我提供了很多其他有益的帮助。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老师,也是致公堂在利物浦的成员之一。
在他的引导下,我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参与到了当地华人的活动中去。在一次活动中,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充满传奇的中国老人:曾志高。曾老的人生历程无不让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曾老被迫背井离乡;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卷入战争,他则加入了“中国远征军”与英美联军一道在缅甸的丛林中抵抗日军。在18个月的战斗生涯中,他身负两伤,在第二次伤愈后,他的师团早已继续向前拔进,他已无力追赶。在回国的道路都被日军封锁的情况下,他去了印度加尔各答,加入了英国商船队,运送伤员和战争物资,继续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战争结束后,他定居利物浦,并在那边开了两家中餐馆。他一直挂念祖国的亲人,1958年他回国寻亲后直到1982年,也就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再次回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不断为中英两国建立更深层次的商贸、文化联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咨询和服务。
他总是骄傲地在我们面前小心翼翼打开他的小包,向我们展示里面放着的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他说虽然他的大半辈子都生活在英国,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和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他也经常会半调侃地说道:嘿,我是半个四川人,也是半个利物浦人。
曾老的亲身经历何尝不是一幅中华儿女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画卷,给我激励,催我奋进。虽然我不能亲身感受他年轻时那个年代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内官僚资本主义恐怖统治下的折磨和痛苦,但历史告诉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出路,“五一口号”让中国焕然一新。
留学的经历使我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使我对于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归侨归眷的爱国报国热情,以及中国致公党作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新作为有了更大的期望。
2017年底,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致公党,面对着“致力为公,侨海报国”这八个字,我感到身上的责任重了,需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怀着一颗永不褪色的中国心投身到中国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