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陈翌冬:国在哪儿,心就在哪儿

作者:陈翌冬 发布时间:2018/04/27

百年中国梦,续写新辉煌。今天的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祖国的强盛和自信正源源不断地透过各种媒体向身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传递过去,身为中华儿女,哪怕是相隔万里,仍旧倍感荣光。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生,我始终觉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牢记祖国对我们的重托,把对祖国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强国之志结合起来,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发表了著名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演讲。这个演讲不仅是毛主席对留苏学子的殷切期盼,更是对全体青年的教诲。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几句话不断激励着青年人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忘我奋斗。这几句话早已成为经典,激荡在我的心田,给了我无尽的力量。

记得那是1992年,刚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我,被上级选派到位于涅瓦河畔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习。1991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瓦解, 69年的苏联历史宣告终结。俄罗斯百废待兴、物资极其匮乏、留学生活十分艰苦。为期9个月的学习生涯结束时,我的体重下降了20多斤。时隔26年,曾经的记忆已然模糊,但第一位和蔼可亲的俄语老师的名字却一直铭记在心—伊丽莎白(伊丽乍薇达·外琳切尔努夫娜)。即便是在那个年代,中俄人民之间的感情却真挚美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可是对于故乡的思念从未停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我当年留学海外时内心的真实写照,面对着截然不同的环境,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我的内心时刻思念着祖国,国在哪儿,心就在哪儿,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60年后的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同样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中引起热烈反响。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希望你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60年后的今天,我将我的儿子送出国门,到法国、英国学习深造。希望他将来学成回国、报效祖国,在“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担当起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积极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深刻领会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毫不畏惧地扛起报效祖国的重担。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也将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