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我又一次见到了“祖父”

——话剧《张謇》观感

作者:张柔武 发布时间:2017/08/24

微信图片_20170808173133.jpg


作者(前排中)与演员合影


祖父张謇逝世于1926年,距今已91年,那时我8岁半。

1966年“文革”期间,当所谓“革命群众”以“破四旧”为名,用三角吊车揭开祖父棺柩盖子之时,被逼蹲守在东侧的我见到了祖父慈祥的真容。祖父安详地睡眠着。我激动得惊呼:“啊,爷爷!”可是仅几秒钟,瞬息之间景象全非,风化了,而我的心仍是热腾腾的。我俯视到祖父,感到喜悦,感到幸福,似乎忘记了那时是置身于残酷的“文革”。那年正是祖父去世40年,我是48岁的中年。

祖父是文人,一生爱读书。他热爱祖国,考上状元,却不羡慕荣华富贵。看到清政府在列强面前软弱无能,不惜卖国求荣、卑屈求和,身居翰林院修撰的他毅然弃官归里,立志为了洗雪国耻、振兴中华而另立天地。他利用南通地区丰盛的棉产资源,着手创办大生纱厂,既为广大民众谋生计,又杜绝列强对我国棉花资源的掠夺。可那时的他是赤手空拳,谈何容易。虽然困难重重,阻挠层层,可是祖父意志坚强,顶风而上,真是呕心沥血。当大生纱厂出纱后,垦牧公司的治理也规范了,于是祖父创办师范等学校,创办民生系列的小型机械逐步转动了,建立一城三镇的城建规划也逐渐出台了。这一切确实如导演李明华主任所云:“以一人救一国,以一人敌一国”的精神势态。由垦牧公司所获的棉花送到大生纱厂出纱,织成大、小布上市,有盈利了,祖父使之造福于民。南通当年曾被誉称为“模范县”,新世纪以来荣获“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称号。祖父成为南通的骄傲,南通人永远缅怀着他。

6月12日,南通艺术剧院话剧团上演话剧《张謇》,这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资助项目。我有幸应邀,饶有兴致地和子、媳携带了花篮去更俗剧院观摩。

演出开始了,看到舞台设计有新意,道具简单,灯光起伏,换景迅速,大多情节对话简短,交代清晰,并用上幻象人物。尤其是上海聘请来的康爱石艺术家主演祖父,他似乎很熟悉祖父的生平。他的身材、相貌、语言、举止都酷似,形象地演活了祖父,表现出祖父一个文人舍身救国的英勇气概。演出时剧场内鸦雀无声,换景时掌声四起,持久不停。我的脑海内浮现着七八岁时开始的对祖父的感情以及回忆,千头万绪,此起彼伏,激动不已。想不到竟然在祖父逝世91年后,我又见到了“祖父”!真想去到台上这位“祖父”身旁轻轻地叫声“爷爷”!

演出结束,剧本总策划王霞女士邀我上台与演员合影留念。我欣然上台,和康爱石艺术家握手,并站在他与编剧罗周、导演李明华之间拍了照。那时我颇有亲切之感,感谢他们使我在今99岁之年得到再见“祖父”一次的机会,让我能够一抒祖孙之情。

这里我也要赞扬罗周,她在编剧时能紧扣祖父爱国的核心主题,浓缩祖父诸多爱国、造福于民的动态,成功地写出了精华的本子,使观众有余情未尽之感。同时感谢李明华精湛的导演手法,完美地成就了全剧,使话剧《张謇》演出成功。感谢客人以及南通话剧团同志们为南通文化艺术提高品位上扬眉吐气,上了一层楼,为南通发扬、提高爱国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所作出的辛勤、刻苦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