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最美致公人 主委风采】书生常怀报国志,致力为公终不悔

一位海归学者的“变与不变”

作者:沈向阳 发布时间:2017/04/10

初夏江南,炎热来得稍早了些。虽然衬衣扣子比平时多松开了一颗,仍止不住他额头沁出的汗珠。蒋鹏举笑称自己是一个“field worker(野外工作者)”

此时,常州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科技经贸活动——“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刚刚落下帷幕,作为活动组织者之一,还没来得及在丰硕的活动成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蒋鹏举又在紧锣密鼓筹划下一期的“生物医药创新创业沙龙”。

`作者在自己发起组织的常州市生物医药创新创业沙龙标牌前留影.jpg

在自己发起组织的常州市生物医药创新创业沙龙标牌前留影


从牛津学者到科技官员,蒋鹏举回国已经6年了。可在他自己看来:变化的只是时间和空间,“侨海报国”才是心间不变的情怀。

  一

2004年秋,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蒋鹏举,顺利获得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开始了他的英伦求学之路。

牛津六载,他在全球最好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以最短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后留校做了一名博士后科研工作者。

在英国,蒋鹏举并不费难地获得了稳定的工作、丰厚的待遇,但在他内心深处,却始终回荡着华罗庚的那句话,“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侨海报国一直是他内心深处的情结。

机缘巧合中,蒋鹏举遇上了常州向海外招聘县处级领导干部。经过一番调研,常州的诚意、环境、魄力和效率都给他极大的震撼。

2010年初,蒋鹏举举家回国,应聘担任了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他隐约觉得:这里,或许才是寻求体现自身价值的最佳舞台。

初到常州科技局,蒋鹏举的分工主要是“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服务。”

此前,他在学校一直做生物医药方面的基础研究,其实与产业没有太多交集。这下,他不得不抛开书本走入现实了。为了尽快熟悉自己要服务的生物医药产业,蒋鹏举从跑企业入手,然后跑专家、跑项目……总之是不停地“跑”!

脚底绘风云,案边修华章。

几年的奔波,终于让蒋鹏举跑出了不少“名堂”:协助本地生物医药企业申报了国家和省项目累计大约有近3个亿的资金,尤其是国务院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常州企业获得的支持已经连续几年保持在全省数一数二的位置,为常州的生物医药创新在国家和省赢得了尊重;打造了一个包括“市生物医药办公室、市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市生物医药在线网站、QQ群、微信群”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体系,对产业进行了完整的梳理,建立了生物技术产业数据库……

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完成只是第一步。

蒋鹏举要的,不止是一个静态的体系,他试图让整个产业生态变得“活起来、动起来”。

为此,他和同事们组织了大量各种类型的产业服务活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连续六年隔月举办的“生物医药沙龙”活动。

这个活动,他的本意是想参考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让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在产业生态圈中“打开窗户、推开门户”,让产业与科技无缝对接,让科技与市场动态衔接。

互联互通中,供需两侧的兴奋点被蒋鹏举轻松“点燃”。秉承“相遇、分享、前行”的理念,沙龙由早期常州市科技局组织,到目前常州市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牵头,众多相关单位主动加盟,几年来,沙龙成为常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届人士自觉集聚、彼此相识,头脑风暴的平台。数十期活动汇集了百多个精彩报告,超过2000人次参与了活动。

从海外到海归、学者到官员、从党外干部到市政协常委……每一次角色转型中,蒋鹏举都提醒自己,勿忘“侨海报国”初衷。

初入行政机关伊始,他就给自己找准定位:“我是从事化学和生物化学科研工作的知识分子,发挥专业优势从政履职是领导、同事包括老百姓对我的要求。”

因此,他从一开始就立足“专业”,带领科技局的团队以科学的方法搜集专业情资、分析项目的先进性合理性,为常州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项目提供中肯的技术层面参考意见。目前,常州的生物医药园区和人才管理部门对于不了解的项目一般都会咨询科技局。

“当今生物科技发展迅猛,继续持续开展科研对于知识更新非常有帮助。”蒋鹏举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组织的理解和支持,同意他在常州大学兼职带研究生。回国至今,他已和他的科研团队发表19篇生化研究论文。

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蒋鹏举并没有涉猎过管理科学,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大体上都是相通的。他自学管理知识,先后牵头组织国内外、部省市、政企研团队承担了两项省级以上软科学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8篇管理论文。

事实上,海外求学工作经历不仅让他有机会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同时提高了自身外语表达能力、结交了许多国际友人、了解了外国文化和思维方式。

如何将这些海归的“副产品”在业务工作中实现价值?蒋鹏举一直在尝试发挥优势:首先,他从引进母校牛津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以合资公司形式率先在大陆选择落户常州入手,主动为地方开拓包括以色列、英国等在内的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蒋鹏举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领事施搏荣(Tim Standbrook)一同与奥运会英国队吉祥物狮子合影 .jpg

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领事施博荣合影

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蒋鹏举发现一个人的力量相当有限,完全脱离在政治团体之外的人是很难实现自己侨海报国理想的。

当正式成为致公党的一员之后,蒋鹏举开始跟随一群志同道合的优秀同志持续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全面提升了专业履职的能力,在更大的空间来实现侨海报国的愿望。

他还充分利用在政府综合部门工作的有利条件强化专业的参政议政能力,围绕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全力开展包括“健康产业、科教国际化、创新创业法制环境”等重大课题在内的调研工作,撰写了不少提案和社情民意。

在蒋鹏举看来,当党外干部不是做摆设,而应围绕地方党政中心工作、所在单位重点工作、分管条线薄弱工作,发挥专业优势,用好自身资源,做到“想干事”、“会干事”、 “干成事”。

书生常怀报国志,致力为公终不悔。这是蒋鹏举永远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