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对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5/06/04

一、当前我国参政党的简况和作用  

1、当前我国参政党的简况

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就确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各个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地位。在我国大陆,参政党统称为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个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各民主党派自觉承认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无论是在同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协商中,还是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时,民主党派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优势所在,也是我国政党制度民主价值的重要体现。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发展,民主党派成员数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万多人增长到改革开放初期的6万多人,目前民主党派成员总量约达90万人。[1]

2、当前我国参政党的作用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参政议政的政治参与和监督作用

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是共产党和各个参政党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监督的基础,这些也是民主党派参与我国政治的保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参政党和参政党的民主基督,可以说民主基督的参政党参政的生命线。[2]

民主党派在参与国家的发展和大政方针的建设和实施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在政治监督的很多方面表现的作用比较弱。很多民主党派代表是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技术骨干,他们在自身的技术领域内拥有技术专长并不代表进入政治领域内也能驾轻就熟的参政议政,很多技术型民主党派领导或者政协代表自身的政治敏感度不高,政治参与的娴熟度也不高,尤其是在人大、政协和党派机关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还缺乏一定的历练。

(2)民主党派成员自身组成情况也消弱了参政议政作用的更大发挥

民主党派成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职业,组织结构的成员是分散的。职业和行业的差别和差距也会导致很多民主党派的党员在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产生很多差异,甚至分歧,在参政议政观点的集中上也会有异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职业思维的差异影响到对政治见解和参政议政意识的统一,这方面就亟待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学习,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迫切需要。

(3)民主党派的各级工作机关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的进一步发挥。目前我国的各个民主党派各级机关都是设置在我国的行政机构内,比造共产党行政机关结构,通过公务员考试吸收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民主党派的驻会机关,这些人实现着公务员制度,也便是民主党派里的“行政官员”,有些人在履行自身职责是同时唯以论资排辈获取升迁为目的,还有一些民主党派干部存在官场作派,因循守旧,甚至沾染“官本位”陋习,忘却参政党的使命与职责。[3]

二、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和谐政党关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精诚合作,共渡难关,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谋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谋求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28年血雨腥风的革命经历也证明了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亲密的关系。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目标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国后,西方一些有不同政见的政党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抨击和诋毁,企图通过一些思想意识形态的活动,即所谓“和平演变”来离间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好关系。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也足以证明这样的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创立的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各个民主党派一定要把握好明确的政治方向,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才能建立起和谐政党关系。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关系比较,我们的最有特色的政党制度。不断学习的各个民主党派才能不断保持着和共产党的和谐政党关系,也能更好保障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监督与制约,团结又合作的关系[4]。

(2)有利于参政党不断提升参政议政水平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之问是是始终保持政治方一致、根本利益一致、奋斗目标一致,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和谐的政党关系。在不同的领域内各个民主党派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理解力,不断研读和探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思路,在政治思想上和共产党保持高度的一致。这种强调以合作与协商代替矛盾与冲突和谐政党关系,充分体现合作、参与、协商、和谐的精神。各个民主党派在协商与尊重的学习过程中提升了自己参政议政的能力,从而更加坚定了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努力参政议政。[5]

(3)有利于参政深入了解社区民意更好的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参政党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也对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民主党派成员来自不同行业和职业,在了解社区民意和建言献策的调研过程中差异很大。首先,民主党派成员自己从事职业和自身专业限制和影响了民主党派在调研过程中对一定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在操作中难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搜集素材和发现问题。其次,民主党派成员也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在了解社区民意和建言献策上该如何有针对的取舍,调研报告和建议改如何抓住要点的准确表达。这些都要求民主党派要更好的发挥参政党参政议政作用,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三、学习型参政党如何建设

多党合作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他的建立和发展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水平,也取决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成效。同时,要求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要尊重和能坦诚接受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这是民主党派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政治保障和动力,也是民主党派谋求进步的基础[7]。但是,目前很多情况表现出共产党对民主党派作用和地位的轻视。首先,职位安排上,很多党政机关的正职多是安排共产党员,能够偶尔的安排民主党派成员担任非主要职能型部门的副职位置,这些在实职安排的实际操作者,给予那些在这些部门工作的民主党派成员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相关职能部门行政职能的发挥。其次,对于民主党派的监督建议和针对性很强的批评会采取回避或者放置的态度,极大的打击了民主党派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8]

(1)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学习是参政党更好参政议政的方向性保障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中国未来相当长历史阶段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和路径,尤其是强调了多党合作的格局和民主政治协商的重要地位,给参政党提出了高水平高标准的理论课题。[9] 各个民主党派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加强学习,才能保证和共产党保持方向的一致性。而在实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实现方式上要学习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思想高度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头脑,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了解社区民意、建言献策和参政议政。同时,还要求各个民主党派学习共产党踏实肯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践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的和共产党保持一致的思想高度。 

(2)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是保持民主党派党性的结构保障。 

首先要结合当前的政治形势和时代特征加强组织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的学习。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建国后初期都是各方面颇具威望的时代风云人物,民革以前有李济深、何香凝等,现在有周铁农;民盟以前有黄炎培、张澜等,后来的费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