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天堂的阶梯

作者:张秀娥 发布时间:2015/05/08

1998年,父亲去世的那个冬天,姐姐因辍学而抑郁,病情稳定后妈妈把她交给姐夫带到了苏北,只为那儿有地可种,不会像在毕节的家一样流浪街头。

1999年,他们有了大儿子——肖勇;

2000年,她又生了小女儿——肖倩。

2004年,姐姐被确诊为恶性脑瘤,姐夫借了5万元,带着她南京、上海四处寻医,囊尽无果而归。

2008年,姐姐丢下一双儿女,结束了她一生的悲戚和坎坷。

祸不单行,同是2008年,姐夫接到学校勒令侄儿肖勇退学通知,原因是孩子智障无法继续学业。又一次,命运迫使姐夫踏上携子寻治的漫漫长途。

江苏有很多工厂,只要肯干便遍地黄金,然而,一年里姐夫只敢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做工。家里,不仅有常年发病的74岁高龄老母,而且还有16岁的低智儿子肖勇和四亩等待耕耘与收获的土地随时召唤他。

姐姐家在苏北农村,遮风避寒的三间矮房总面积不足三十平米。家里唯一一件完好的撑门面家具,就是摆放着祈福用的供奉神龛长桌,其余两张锈蚀铁床上,除了漏出棉花的被子,就是一床已经破得不能再破竹席。电器三件:一台上世纪90年代产14寸电视、一个电磁炉和一个电饭锅。电视机仅能显示图像,里面永远播放着《奥特曼》片子——那是姐夫给低智儿子买的唯一一张碟子。六年了,肖勇除了终日看奥特曼,就是不断画奥特曼,从未改变。

然而,这个家也有其乐融融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希望的笑眯眯,这份欣慰来自侄女肖倩——她15岁,勤劳、懂事、聪明,她在所求知的泗阳县裴圩中学里,一直保持着年级前十名好成绩。她没有穿过新衣服,无论寒暑都是一双布鞋一双凉鞋轮换着。没有背过书包,当我执意要给她买的时候,她恳求道:“小姨,你别买了,我没背过书包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同样的水深火热困苦中,我的母亲自姐姐出嫁后一直带着我和哥哥,在毕节苦苦挣扎了十七个年头,甚至姐姐去世时我们都没有路费去最后看她一眼。直到2014年10月,致公党全国组织宣传信息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作为一名致公党贵州省委会组宣处干部,这一天我才终于有机会踏上江苏,走进这个仅留着姐姐孤坟、姐夫鳏寡和我两个从未谋面侄儿侄女的地方——裴圩。

我的父亲太早地离开了我们,我是靠着各种助学金才读上大学的。我多么希望侄女肖倩今后也能有这份幸运,可以心无旁骛地把书念好,能在未来以知识和能力改变宿命般的贫困。

可是,我能为肖倩做点什么呢?致公党江苏省委第一瞬间在我脑海里闪现出来,我想到了徐放这个名字。他是致公党江苏省委海外联络和社会服务处处长,虽然没见过面,但经常听到单位领导聊起致公党江苏省委在毕节开展的帮扶工作,和徐放处长在谋划布局项目实施中体现的才干热心。

但是又面临了纠结:我仅是一名刚到机关工作三年的无名小卒,加之性格孤僻、结识人有限,怎么才能联系上远在江南的致公党江苏省委呢?我曾思忖请求领导打招呼,可是,由于好面子,我从未告诉过他们中的任何人我有这样一个姐姐,以及姐姐家庭面临超常人想象困境,更担心一己之私事有小题大做之嫌。但亲眼目睹了裴圩镇姐姐家庭的震撼,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冒昧一试,完全带着侥幸。

接下来便是我难以磨灭的记忆:十月二十一日,我从同样参会的江苏同行那儿,要到了江苏省委徐放处长的电话,当时即鼓起勇气给他发了条求助信息。回信是:“我现人在广州今晚才能返宁,你明天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来机关,我了解一下情况。”对一个很少出远门又人在完全陌生城市,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愿意给我时间说说自己遇到的困境,我至今仍难以形容当时激动。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已非第一了。

那天晚上也是全国工作会议闭幕之时,我迅速将自己在苏北姐夫家所拍相片刻成盘,另又特别写了《一个苏北家庭的故事》作为附件,翌日便寻着徐放处长给的地址来到了致公党江苏省委机关办公地——南京北京西路30号宁海大厦11楼。

坐下后,徐放处长开门见山就开始问我在江苏遇到了什么困难?我刚开口便已哽咽,好不容易才将姐姐怎么嫁到苏北、生了什么病、家里怎么因病致贫向他作了陈述。

他点燃着烟,一边听我叙述,一边执笔专注阅读我写的苏北故事,不时在一些关键信息:人名、事件、地址、所遇困境上作着记号。看完材料后,他很快细致地将所需救助对象,以及能做到的事按可行程度罗列出来,并大致说了一下自己对此事帮扶设想。

离开之时,徐放处长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说:“这是我刚在广东社院上课的讲课费,你带上算我临时给这个家庭的一份心意。”我与生俱来从未遇此境,一时既感动又不知该如何谢绝,竟很尴尬地接下了。这一写着徐放处长名字,印着红色“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封底、内装一仟元人民币的信封,至今还珍藏在我的抽屉里。

你不知你所以你是你。但我知己此行初衷因姐姐为肖倩,然走进肖家后,更多力量出于所见震撼,由此萌生了将“裴圩故事”反映江苏省委徐放处长。世界对于年轻人一切永远是遇所未遇。回贵阳后,当我通过“江苏致公网”更多了解到他们长期致力致福工程、引凤工程,以及响应中央号召开展“东西部跨省帮扶合作”大项目时,我这才为自己的冒昧懊悔反思:总觉得贫困是一种命运,但未必就意味着不幸,尤其对肖倩。生于困境未尝不是磨炼一个人自立自强的契机,而我未经熟虑就登门致公党江苏省委,竟以这样微不足道小事影响他们正常社会服务大局。这样对吗?

转眼秋景成为过去。岁值立冬之日,连我自己都已渐渐走出了最初见到姐姐家震撼的阴影时,2014年12月22日,我接到了姐夫从苏北裴圩镇沙咀村打来的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电话:致公党江苏省委会一个姓徐处长,带着两个女同志(龚静经理和机关干部姚敏)来到家里。他们送来了四套崭新御冬的棉被和床上用品,以及大米、油等,还留下了3000元人民币给奶奶……直到此刻,我才真切感受到何为人间真情,什么是致公党人境界情怀!自己反映的事如此之小,致公党江苏省委却将它放在了心上。

就在同星期,我更收到了侄女肖倩的信:“徐处长到学校看望我,给我讲了许多像我这种命运而最终成才孩子的故事。他说,知识和对命运磨难不屈服,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从他的信念里我一下子觉得了豁然开朗,我决心把书念好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看完信,如一缕阳光照亮心头:致公党江苏省委此行给肖倩带去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可贵是战胜命运的信心与勇气。

翌年又至春节将临,2015年元月21日,我又再次接到来自江苏省委姚敏姐姐打来的电话:致公党江苏省委热心党员及企业家,想赶在春节前给肖家送新家具、彩电,因联系不上肖昌友,问我有无其它联系方式?那时的贵阳已经飘雪了,接到这样电话,我的心既温暖却又久久难以平静。我不久前才走过那条狭窄而又崎岖的小路,我无法想象徐放处长带领着众多党员企业家,如何将他们所购置的这么多家具运进那个偏僻村落并搬进肖家,但我知道他们一定不易。天快黑的时候,悬着心的我终于接到了姐夫电话:为让我们赶在春节前看上新电视、用上新家具,今天整整一个下午,他们全被雨淋湿了。

很想亲临——从江苏省这一群满腔热血的致公党员身上找到所有感动的力量;很想礼赞——致公党凝聚着如此众多的大爱之心;非亲身经历,难以真切感受这个时代的阳光与温暖!直到在“江苏致公网”上最终见到《将致力为公写在苏北大地上》一文,我才彻底对那一天有了零距离:2014年11月底,致公党江苏省社会服务委员会确定立项资助肖倩学业,一帮三年直至肖倩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整个项目定位:解困帮扶励志;得知了众多伸出援手的致公党员姓名:致公党江苏省社会服务委员会主任施振旦、致公党江苏省海外联络与社会服务处处长徐放、宏图三胞副总裁花贵侃、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冠、江苏凌云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沈文龙、恒正集团董事长邓湘玲,以及参与该项目的致公党员江苏金陵商务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龚静、南京农业大学人才中心主任陈鸥、省委机关干部姚敏和南京动静传媒编导周朗等。

我眼前的世界如此真切:仿佛看见徐放处长在我离开后一遍遍读我带来的《一个苏北家庭的故事》和真实照片光碟连夜制订方案;仿佛看见江苏社会服务专委会主任会议,详细研究微社服项目——肖家面对的困境:“只要真正关心这样的家庭,相信一切长夜必将迎来曙光!”仿佛听到施振旦主任朴实有力的声音:“最好赶在春节前让极度贫困的肖家有所改观,并在春节前看上新电视”;仿佛听到翁为民副主任深思感慨:初中义务教育完成后,这么优秀的孩子如因贫而被迫辍学高中门外将是悲剧。

我们没有血缘也不曾相识、甚至今生都可能难以见上一面,但心怀“致力为公”宗旨的这些致公党员伟岸,已从那时起让我深深感到敬佩骄傲。我时常想象着他们初次见到肖家的凝重;感动他们收到“项目帮扶倡议书”踊跃响应捐款的情景;难忘那天雨中每一位前往裴圩党员,他们进进出出无人停下脚步,将屋里破旧家具及物品一一搬到院里,再将捐赠的新家具喜悦地搬进屋里,每一个沾满泥土的身影……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践行着《项目帮扶倡议书》的追求:“当世上有人因困难需要帮助,而你实际伸出援手改变他们命运时,你实际就为受助人创造了天堂。”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有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大勇气去战胜。尤其对肖倩来说,当她今后在困境中犹豫、彷徨和不安时,致公党江苏省委的党员们用大爱之心搭建的阶梯,一定会化作人间罕见的力量,今后将永远伴随着她漫长而有意义的人生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