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7/14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无限感慨之情从心里油然而生。
1950年7月底,我随父母从香港回到母亲的故乡湖南长沙定居,9月份进入小学三年级学习。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庆节,父母带着我们小孩到大街上看游行,只见人山人海,红旗飘扬,只听锣鼓掀天,游行者扭秧歌、打腰鼓、手举彩色标语旗,高呼口号,不时齐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来我加入了少年先锋队,带上红领巾,知道了红领巾是有着红星和火炬的队旗的一角,鲜红的队旗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在我心中铭刻对先烈们的无限崇敬心情。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和老师们的培养下,我顺利地从小学升初中,读高中考上大学,从1950年到1965年十五年的求学经历里,我不但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逐步参与社会,认识社会。
参加工作后,我实现自己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愿望,无论是在林业系统从事林区总体开发设计、林业资源调查、基层林区单位建设,还是在从事城市建筑时,我都尽力尽心负责,不少建筑工程设计得到委托单位的好评,有的还被评为省里优秀方案设计。
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关心和培养下的收获。如果当年,我父母没有选择送子女回到新中国接受新教育,如果我父亲应朋友的邀请去新加坡或台湾,我们可能因为父亲的努力,过着富裕的生活,也可能因为家庭负担重(父母有六个子女),我们只能靠劳动维持生计。不管怎样,在当时动荡的年代里,在无友无亲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无忧无虑的成长,只有在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逐渐强大、富裕,才能给我们面前展示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我们才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无处不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爱护,从香港回来得到政府的帮助让我们家很快安居下来,我们没因“海外关系”影响学业,没有受到歧视和一般同学一样的待遇,可以享受助学金,可以加入共青团……我母亲虽然是个家庭妇女,街道上还力推她参加街道工作。在国家困难时期,我们还能得到“特殊照顾”:国家实行“侨汇券”,有“外汇”的家庭可凭券购买供应商品……
在动乱时期,虽然我家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家被抄,母亲被“审查”,但拨乱反正后,一切得到了纠正,我从下放地“落实政策”调回原单位,我的“夫妻分居问题”得到解决,实现小家庭的团聚。我长兄常去国外参观学习,并承担过上海许多重点工程设计(其中有上海大剧院),我二兄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姐姐、弟弟、妹妹都先后工作顺心。虽然是个普通家庭,但我的经历仍反映共产党的领导英明、伟大,党的政策顺民心,顺民意。在我心目中,党的领导永远是信仰和依靠。
让我与中国共产党联系更密切的时期是我加入民主党派——致公党以后,通过参加各种活动,通过学习资料文件,我更体验到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市委统战部贯彻统一战线政策,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按自己的章程履行职责开展活动,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肯定,民主党派得到更广泛、更深入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途径和领域。我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担任政协委员在市政协这个舞台上,当选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位置上,尽职尽业,发挥作用,我的提案和建议、意见都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解决,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宽广胸怀,执政为民的崇高目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回顾光辉历史,深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大地春色满园,人民生活更美好,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共同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致公党江苏连云港市原副主委 张钦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