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台胞的今天

作者:薛海萍 发布时间:2018/11/12

用作标题的这句话是省台联一位老领导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会上所说,虽然已经过去十年,至今言犹在耳。

其实,我也是在后来的台联工作中,通过接触许多人和事后才逐渐读懂这句话的。

年纪稍长的同志应该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很多定居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以下简称定居台胞)及其子女因为有“台湾关系”,长期在诸如升学、招工、入党、提干、参军等问题上受到了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特别是在十年内乱期间,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那时候社会上对于有“台湾背景”的人和事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谈台色变”,并且人为地在台胞中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不少人身心因此受到严重摧残,甚至含冤致死。有的定居台胞为了避免因为“台湾问题”而受影响,不惜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台胞身份。对于当年所发生的那些匪夷所思的往事,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那是难于想像的。

正当广大台胞祈盼着早点改变这种局面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和改革开放成了彼时的关键词。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落实台胞政策的工作立即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发生在定居台胞群体中的冤假错案也陆续得到了平反昭雪。1981年9月,党中央下发了落实台胞政策的中发[1981]38号文件,除了督促各地加紧加快落实台胞政策外,还提出了对待定居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实行“一视同仁,并在各方面优先照顾”的基本政策。因为有了这个文件作为指导,广大定居台胞的生存状态终于有了很大改善,原先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对待的状况也已不复存在。至今台湾省籍的考生在高考、中考中能够享受加分的照顾,正是落实这个文件的成果。至此,广大定居台胞一扫长期压抑的情绪,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了顺应当时对台工作的形势,也为了让台湾同胞在大陆能有个自己的家,在党中央和邓颖超、廖承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下,从1981年开始在全国及各地相继成立了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台联),它是我国唯一一个具有同乡会性质的群众团体。更让广大定居台胞欣喜的是:从1983年全国政协六届会议开始,在全国和各级政协组织中相继设立了台联界别。对于广大定居台胞来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因为在人民政协这个大家庭中,从此有了定居台胞的一席之地,政协组织中从此有了“台籍政协委员”的称谓,定居台胞终于可以放下包袱,登堂入室,和其他同胞一起共同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参政议政,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此外,在全国党代会、全国人大、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妇联全国代表大会,侨联全国代表大会、青联全国代表大会和少先队全国代表大会都设有台湾代表团,其代表都是在定居同胞中选举产生,都是定居台胞中的佼佼者。这些举措和安排,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定居台胞的关心和爱护,也为广大定居台胞提供了展示自己精神风采的机会和平台,使得定居台胞倍受鼓舞,同时,也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两岸关系尚未正常以及信息不能畅通的情况下,岛内民众对于大陆的认知和了解,很多时候是通过了解大陆亲属的生存状况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台胞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定居台胞的生存状况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台湾人”也能担任各种社会职务,参政议政的事实,对于岛内民众正确理解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都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的平台,广大的“台籍代表”、“台籍委员”得到了锻炼,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经历,增添了知识,提升了素质,增长了才干;也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的平台,定居台胞这个特殊的群体才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台籍代表”、“台籍委员”的会议动态往往会成为两岸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的平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台籍干部,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和对台工作的骨干力量。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举世公认。无须讳言,广大定居台胞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广大定居台胞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厚爱,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外,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乡情和亲情密切与台湾岛内亲人的联系,积极地向他们介绍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向他们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同时还积极参加台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完成台联交给的各项任务,协助台联做好两岸交流的服务联谊工作,为促进统一大业添砖加瓦。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台胞的今天”,当我们回顾了定居台胞的这段过往后,再来重读这句话的时候,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绝不是一句应景之辞,而是广大定居台胞在亲身经历的对比中由衷发出的感慨。

感恩党和政府,感恩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