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薇 发布时间:2016/03/10
冬季以来,由于儿科疾病高发,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好多城市出现了儿童就医困难的问题,“一号难求”、“一床难求”现象频频发生。究其原因:目前国内儿科人力资源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现行培养体系与儿科特征脱节,1999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目录调整后,国内医学院校陆续撤销儿科学专业,即使是儿科专业的毕业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转为其他专业,研究生选择儿科方向的也很少;另一方面,由于儿科医生责任重、待遇差,儿科医生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据了解,近15年来,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儿科专业医生缺口逾20万。同时,随着国家“全国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科医疗资源紧缺导致的供需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地暴露出来。
对此,建议:加大对公益性儿童医院的投入。
各地要根据当地儿科医疗资源总体配置情况,优化儿科资源配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尽快建好市级儿童医院,提高儿童专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需要。医科院校要重视加强儿科培养体系,以解决儿科医生紧缺问题。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儿童医院作为医疗资源最为紧缺的医院,政府应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将有限的财力重点投入到百姓需要而同时又缺乏经济效益的领域,充分体现儿童医院的公益性。
二、以多种方式保障儿童医院利益、提高儿科医生待遇。可通过适当的财政补贴,保证儿童医院医师的年收入不低于市级医院医师的平均水平。也可研究给予儿科医生专科医生专项待遇的办法,给予专项津贴。
三是积极探索研究基金会支持儿童诊疗机构的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