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镇江润州高新区支部 王杰 发布时间:2015/11/12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给全国数以万计的制造企业吹响了出征的号角,中国制造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可是最近,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样新闻:人社部副部长谈中国为什么造不好马桶盖,指出“中国制造”需要重塑“人力基因”;恒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发起创办的2015“复旦全球领袖论坛”演讲时,自带了一把产自日本的精美的扇子,从而发出了:“中国人能不能做出这么漂亮、这么精美的扇子呢?”,并指出,扇子的精美来自于优秀的“工艺精神”。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屡见报端,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高端产品的制造的能力应该说是一流的,比如中国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这些国企央企十分重视工艺技术人员的培养、企业“大国工匠”的挖掘,他们在产品的制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用超强的制造能力完成了超一流的产品。但是,在国家中小企业中,由于过去都是以做大为目标的,追求的是产品数量,谋取的是当前最大的经济收益,从而忽视了产品的内在制造质量。制造的产品不精细,缺乏工艺创新,工艺技术人员不能把良好的“工艺精神”融入到产品中,自然完成不了让人喜欢的“马桶盖”。就拿较熟悉的化工装备制造行业来说,“重设计轻工艺”的现象十分普遍。行业协会对工艺技术人员任职监管松散,基本没有对工艺技术人员的强制培训要求;企业对产品制造工艺技术人员的设置也是很单薄,基于人员成本
的考虑,使用的大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学生,经验的缺乏、能力的欠缺,只能维持产品制造质控系统的简单运行。工艺技术人员的待遇与设计人员也是相差较大,再由于工艺技术人员需要现场解决问题,工作环境较差,职业发展又难以规划等原因,造成很多有经验的工艺技术人员转行去做了设计。这样形成了企业工艺技术人员匮乏的不良现象,造成了企业产品制造“工艺精神”缺失严重,与当前《中国制造2025》高质量的产品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解决当前中小企业产品制造“工艺精神”缺失的现象。
1、 国家行业协会重视对中小企业制造产品的监管,实施产品制造
工艺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互联网,提供相关先进技术知识的学习平台,为工艺技术人员能力的提高做好培训服务工作。
2、 企业为工艺技术人员提供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工资收入
水平,改善工作环境,留住有经验高技能的人才,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3、 国家行业协会推广“优秀工艺师”的评选工作,让在企业中发
挥积极作用做出特殊贡献的工艺技术人员能够有一种荣誉感,从而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创新研究,采用新工艺技术,制造优质的产品。
4、 企业做好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选配机械制造工艺
专业大学生去生产一线实习,并由有经验的工艺工程师传帮带,做好产品“工艺精神”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