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国家一级演员、苏州党员崔峰发表演唱专辑

作者:《中国艺术报》董大汗 发布时间:2015/10/14

崔峰照片.jpg

     国家一级演员,抒情男高音,合唱指挥,苏州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崔峰近日由中国唱片公司推出个人首张声乐专辑《黎明—崔峰歌唱艺术》。

    这张演唱专辑中涵盖了不同时期德、法、意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充分展示了他驾驭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能力。对于男高音来说,专辑中的十七首歌曲没有一首是容易演唱的,都是古典声乐作品的传世之作,需要高超的声乐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如《诺言》、《万灵节》、《圣母颂》、《小夜曲》等经典艺术歌曲考验着歌者的演唱功底,并体现了其对艺术生活,人生感悟的诠释,也展现了自身的修养。歌剧咏叹调是歌剧的精髓、灵魂,专辑中《春风,你为何唤醒我》、《偷洒一滴泪》等选段堪称男高音的“试金石”,作为一个 抒情男高音,他声音结实、富有穿透力且不乏优美柔和的歌唱性,作品演唱规范完整、游刃有余。

   “虽然很小就开始接受艺术教育,但那时的性格还是有些偏内向,平时跟人说话都不敢大声。读师范时我的钢琴老师曾经对我说要想在艺术学习上有更大的收获,一定要解放自己的性格,要有自信,说话都这么小声,将来怎么当老师呢。听完老师的这一席话,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于是就想到通过唱歌来缓解不敢大声说话的问题。慢慢地,唱歌从最开始的无奈之举变成了我越来越喜欢的事情。”现在的崔峰虽然在业界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但每当回忆起自己的声乐学习之路,他都会十分感慨。
     崔峰告诉记者,让他对声乐艺术充满热爱之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施维教授、刘志霞教授悉心的启蒙教育以及音乐大师们的感染和影响。“在上海交通大学文艺系研究生班学习时,遇到了钱仁康、葛朝祉、马革顺、王维德等著名音乐学、声乐、合唱大师。在他们悉心指导下,我的音乐之路走得更加坚实,使我在声乐学习上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老一辈音乐家的精深音乐修养深深令我折服。原本我的演唱没有高音,唱了一段时间男中音,声部模糊,是葛朝祉教授的课堂上帮我确认了男高音声部。而在王维德教授的课堂上更是拓展夯实了我的男高音声区。钱仁康教授的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马革顺教授课堂上温文尔雅、精准到位的合唱指挥教学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在南京艺术学院攻读声乐硕士研究生期间,导师潘丽君等教授的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使我的歌唱更加成熟,自信心倍增。”
多年的声乐学习经历也逐渐让崔峰悟出一个道理,先天优越的嗓音条件固然重要,但每个人都是一件歌唱乐器,只要有健康的声带,正确的歌唱方法,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有不畏困难的刻苦精神,就可以在歌唱的海洋畅游。“师法自然、博采众长”成为他一直追寻的歌唱理念。而且也一直贯穿在他的声乐教学之中。
     2012年正式调入苏州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工作之前,崔峰虽然一直在从事声乐及合唱有关的教学工作,但大多以专业学生教学为主,而艺术教育中心是对普通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需要更宽广的知识理论架构。所以这一新岗位对崔峰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和一个新的岗位,面临各种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我还是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崔峰说,虽然来到苏州大学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收获还是很大,比如说通过组织安排上海歌舞团、江苏演艺集团、苏州昆剧院等艺术团体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组建苏大大学生合唱团,由他独立申报的《艺术歌曲演唱技法及经典作品赏析》等四门课程同时通过学校专家组审核,有效地拓展了学校艺术教育中心的工作职能。繁忙工作之余,主持、参与《“新常态”下当代大众文化需求与消费研究》等多项省级文化科研课题。此外,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的这张个人专辑,不仅是对他这么多年来声乐学习的一个肯定与小结,“同时是为自己将要在校开设的《艺术歌曲技法与经典赏析》课程提供一份教学音响资料,使课堂教学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崔峰说。

     这些年在声乐演唱、合唱指挥上获得国内外的各种奖项虽然很多,但令崔峰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2011年全国孔雀杯声乐大赛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学生获美声组金奖第一名)。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一名老师,最引以为豪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出人头地。所培养的学生有多人考入李斯特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音乐艺术学府,多人在国家级、省级声乐比赛中获奖。所以,力争做一名“双师型”高校教师,为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教育打开一扇方便之门,是崔峰一直以来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既要让自己具备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还要让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    

     崔峰告诉记者,除了在教学,演唱实践上不遗余力,他还非常喜欢研究声乐,在教学的同时钻研科学的发声方法,研究国内外专家的声乐教学影像资料和论文著作,并先后发表了《听帕瓦罗蒂独唱音乐会的几点感想》《谈大嗓男高音的训练》《对良好歌唱心理的几点分析》《合唱歌曲的改编与处理方法》等多篇关于声乐演唱、合唱排练和教学的论文。为了给自己的演唱和教学不断“充电”,崔峰先后进入法国合唱指挥家贝赫那合唱大师班、俄罗斯圣彼得堡暑期音乐学院、贝尔岗齐北京声乐大师班、中国合唱协会合唱大师班等各种研修班学习。“因为只有对科学的发声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的演唱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向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