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发布时间:2015/06/03

   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伴随着种种安全隐患,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意外事故的频频发生,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致公党高新区支部邹医、顾思思两位老师共同执笔撰写了《幼儿意外伤害及预防常识》,为孩子们送去一份特殊的节日问候。支部首批印发了5000份送给区内外来人员家庭,让家长安全警钟长鸣于心,让孩子绽放绚丽未来。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祝福社区孩子们节日快乐!

 

附防护知识全文:

据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伤害。在中国,每年有5万名1~14岁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这是一组多么令人心情沉重的数据啊!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意外伤害发生最多的地方竟然是家里,一个我们最熟悉而又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意外伤害”是突然发生的对人体造成的损伤事件,包括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烧伤、烫伤等六大类。少年儿童生命力最强,健康问题最少,意外伤害却最多发。统计表明,在14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意外伤害占最大比重,其中排前四位的意外伤害事故分别是:摔伤、烫伤、窒息和中毒。

      据专家介绍,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多与玩耍和运动有关,因为儿童具有两个既可爱又非常危险的特点:无知和好动。他们在玩耍或运动时根本想不到可能会有意外伤害发生,缺乏自觉的防护心理,缺乏事故安全防范意识。像所有的疾病一样,意外伤害也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家长的认知度,千万不要小瞧意外事故的危害哦!

1.     溺水。家中常见的溺水事件有:宝宝跌入浴缸或洗衣机;室外常见的有掉进水塘、水沟等。防范措施是:浴缸、洗衣机、大水桶中不要蓄水。另外,浴缸高度不应低于1250px。浴缸和洗衣机旁不要放小板凳、踏板等,以防小儿爬进去。

2.     车祸。不让孩子离开父母视线范围,更不能单独活动。

3.     烧烫伤。凡是烫的东西都有可能对小儿造成烧烫伤。如热汤、开水、电壶、电熨斗、暖气片、电饭煲等。常见的烧烫伤情况有:饭桌上铺桌布,孩子一扯,热菜热汤倒下来造成烫伤;另外洗澡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先放热水,孩子不知情地爬进去或坐进去会烫伤娇嫩的皮肤,所以应先放冷水,放热水时大人应在旁边。

4.     跌落伤。孩子很容易因跌落受伤。儿童头大,跌落时头先落地易造成脑震荡,也易造成骨折。家里要有防护措施,如:床上安护栏、楼磊苫:窗台要有围栏:家里的门要注意关紧,以免在没注意时孩子开门出去跌落。总之孩子要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活动。

5.     误食中毒。易造成孩子误食导致中毒的东西很多,有的物品除了对小儿造成中毒外,还会有机械损伤。有的物品本身无毒性,但误食时卡住咽喉、气管,造成呼吸道异物。例如:果冻卡住气管造成窒息的情况就发生得较多。

6.     耳鼻眼异物。小孩子喜欢把小物品塞到耳朵里、鼻子里、眼睛里,造成耳鼻眼异物,这些都很危险。常见的小物品有豆子、花生、扣子、玻璃球等等,都需引起注意。

       另外,孩子园也是孩子意外伤害的多发地。

       孩子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1.磕伤 2.摔伤 3.把异物放入耳、口、鼻中 4.烫伤 5.吞食异物 6.被冒领 7.高处坠落 8.吃错药 9.走失 10.食物中毒

       孩子园意外伤害的处理

1.     摔伤和骨折:如果孩子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身上、头上磕青了,这时,不要急着给孩子揉,因为越揉淤血越厉害。(可以涂点化瘀、消肿 类的药物,如:云南白药,如果没有涂点云南白药牙膏,也能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如果头朝下摔了下来,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即把孩子送医院。如果孩子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骨折了。这时切记不要去揉、捏,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这么做只会加重骨折。

2.     烫伤: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如果是皮肤表面的烫伤,能够做好紧急处理,不会留下任何伤痕。先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20分钟左右,使皮肤冷却可缓解疼痛,减弱红肿程度,防止形成水泡。如果水泡已经形成了,不要弄破,也不要往患处任何药膏和药水,可在上面置一块清洁、无绒毛的纱布之后用抗生素药膏涂抹,以免受到感染。

3.     触电:孩子由于玩弄电器、用湿手摸开关、摸灯口等原因导致室内触电。室外如果高压线落地,就会以断落处为中心形成电场,周围10米内都会使人触电。电压越大、离电线落地点越近,危险也越大。电闪雷鸣时,人在树下或高大 建筑物下避雨,可能遭雷击。

       急救方法:

     (1)切断电源。救护者可采取穿胶底鞋、踩在干木板上个防护措施,如果电闸离得很远或一时找不到,可用干燥的木棒、竹棍等绝缘工具,把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

     (2)现场急救。情况比较严重的,呼吸、心跳严重的触电者就要采取人工 呼吸,直到送进医院。

4.     气管异物:引起气管异物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孩子把钮扣、玻璃球、硬币等硬物放入口中;

  (2)吃豆类、果核、瓜子时不慎将食物吞进气管;

  (3)进食时说话、嬉闹,导致食物呛入气管;

  (4)喂药时方法不当,捏紧鼻子喂药,导致药粒进入器气管等。出现异物呛入气管后,不要用手掏异物,可采用以下方法清除。倒立拍背法:可立即倒提孩子双腿,使其头向下垂,轻拍其背部,刊物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孩子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高新区支部:邹医 顾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