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在新老交替的基础上实现政治交接,以全面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合作的政治信念和优良传统,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部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5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现在已经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共“十六大”以来,又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系统阐释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建立已近59周年,出生于解放后的新成员逐渐成为民主党派主体。他们年轻,充满活力,思想活跃,是承前启后的新生力量,是党派发展的希望所在。但他们没有经历革命战争的磨难,缺少与共产党患难与共的切身体会,对于多党合作史和党派发展史也缺少切身体会。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新形势下,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洞察力。只有坚定政治信念,才能永不迷航,才能为改革开放、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民主党派自身新老交替之际,全面开展政治交接学习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现政治交接,是时代发展的命题,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维护稳定、积极面对国内外政治斗争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矛盾,保证改革开放夺取全面胜利的需要。通过政治交接,全面继承老一辈革命家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政治信念和优良传统,自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和做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只经过短短的三十年,祖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事实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政治制度是成功的、优越的,其存在是必然的、合理的。所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们一定要站在国家前途、民族利益的高度去认识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搞好政治交接的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参政议政能力,从而为承担好参政党的责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连云港方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