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浅谈致公党连云港市委政治交接活动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08/09/26

    今年是致公党连云港市委换届第二年、也是深化政治交接的关键一年,以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对于提高参政议政工作,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致公党连云港市委在完成换届工作后不久,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致公党省委的号召,“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在中共连云港市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与市级兄弟党派一起,开展了“以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们紧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核心;围绕传承优良传统,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一关键;抓住健全和完善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这一重点;把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落脚点。不仅扎实稳妥地推进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与履行参政党职能相结合,多措并举夯实政治交接的坚实基础。
 
    一、加强思想建设,为政治交接奠定思想基础
 
    致公党连云港市委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中坚持“四项举措”练好内功。一是抓学习,增进共识。市委制定了学习教育活动方案和学习时间配档表,并在市委员及基层负责人的范围内召开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同时注重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引导基层和骨干成员的学习活动。二是抓“主题”教育,发挥作用。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从营造组织活力、打造领导班子能力、增强广大党员凝聚力、扩大致公党影响力等四方面着手开展活动。活动中,邀请了致公党省委副主委戈琳来连云港参加市委会组织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各支部也都召开了动员会;市委会还组织党员参加民盟省委和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围绕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活动所作的专题辅导报告。三是“以会代训”,讲求实效。市委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题研讨班,将市委委员、各基层组织负责人、部分骨干党员和老党员及近两年入党的新党员纳入理论学习班。前不久,全省政治交接学习教育调研组来连云港,市委会举办了基层支部负责人和普通党员及老党员参加的两个座谈会,一方面向省委汇报了连云港学习教育活动的情况,另一方面,新老党员相互交流学习及经验,畅谈体会。一系列的活动使成员加深了对政治交接教育活动的认识,增强了参政党意识,为更好地履行职能奠定了思想基础。四是抓宣传,营造氛围。我们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连云港致公》上开设“政治交接活动”专栏,并配备专人,进行活动信息整理上报工作,确保政治交接活动信息及时上情下达。2007年在宣传报道方面,被国家级媒体采用23篇,《连云港日报》采用9篇,省级以上网站采用20篇,市委会组织的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征文活动,在《中国致公》杂志上予以刊登。海州支部由于基层工作做得扎实有效,被《江苏致公》第四期专门报道。
 
    二、搞好组织建设,为政治交接奠定组织基础。
 
    致公党连云港市委结合政治交接教育活动,着力在“四个层面”推进组织建设。一是注重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每一名班子成员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委带头学习,委员、基层骨干纷纷写学习体会。在市委统战部组织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观摩会上,以文件资料、学习体会和图片详细地展示了开展活动以来的概况,受到了市委统战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身体力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从自身做起,珍惜老一辈领导人留下的团结进取的优良传统,是新一届致公市委领导班子的工作准则。在这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又进一步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别召开基层组织骨干座谈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听取基层建议,大家敞开心扉谈体会,谈意见、谈措施。通过一系列活动,领导班子确立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倡导大事多研究,小事多沟通,好事多谦让,责任多承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补台的原则,并完善了主副委 “联系基层组织”制度等,从而为领导班子今后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机制保障。三是注重推动基层开展学习活动。市委下发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调查问卷,积极帮助引导基层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市委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基层组织的学习活动,主委在学习活动开展前写了专题理论文章对政治交接活动中,为何“交”;交“什么”;这样“交”给于充分阐述,大家普遍反映,看了主委的文章,进一步加深了对政治交接深刻内涵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领导班子与广大成员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学习阶段,市委还组织骨干成员赴革命胜地遵义,接受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对参与人员的素质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四是注重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市委组织新党员学习党史、党章,并观看专家所做的致公党史专题报告。鼓励基层组织举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各基层纷纷响应,组织了诸如淮工、矿山院支部赴淮安学习周恩来事迹、教育支部赴扬州与致公党扬州市委交流学习、建筑支部赴常州、老龄委的老党员赴镇江参观考察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在推进基层政治交接学习教育的同时,市委还重点抓好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在基层开展调查问卷活动,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定了基层组织目标管理等制度,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协调机制,努力使基层组织成为广大成员自我教育的学校、建言献策的桥梁和后备人才成长的平台。
 
    三、结合参政能力建设,为政治交接奠定履职基础    
 
    致公党连云港市委换届以来始终坚持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等职能,通过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将广大成员引导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中来。首先,政治协商围绕中心、服从大局。主要负责人积极参加中共连云港市委和市委统战部召开的双月谈、情况通报会、市政协、“五侨”组织的有关会议,以及各类考察活动,对全市的规划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其次,专题调研突出“三个重点、一个特色”,即:以连云港市建设为重点、以政府中心工作为重点、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体现致公党特色。第三,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完善建立了《中国致公党连云港市委员会学习制度》,《中国致公党连云港市委员会会议制度》,《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支部评比活动实施标准》、《市委参政议政课题奖励办法》等制度,形成了从课题招标、调研活动保障到调研成果奖惩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从制度规范上为履行职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四、加强机关建设,为实现政治交接奠定工作基础
 
    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机关建设活动也在同时进行。机关工作是市委会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其作用发挥的好坏,运转是否正常,能不能保持团结稳定,非常重要。市委机关坚持每周一次晨会制度,坚持日常工作经常汇报,重要事项及时汇报,使机关建设能够在主委会议的领导下和统战部的指导下,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营造了民主、团结、创新、敬业的机关氛围,努力把机关建设成为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于一体的高效和谐集体。
                                                                                   (连云港 张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