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连云港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亲眼目睹着连云港市的变化,几天不出门,外面就变样了。
我是20世纪60年代初工作分配到连云港的,当时虽然全国解放已经十多年了,但由于苏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建设发展很慢,下火车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只有民主路一条不足500米长的小街道,宽不到10米,路面是石块铺的,解放路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烂泥路。整个新浦地区除了第一百货公司对面银行一座小楼外,没有见到第二座楼房。我们一行五人到达新浦后,因刚下过雨,道路成了坑坑洼洼的泥浆路,新浦到锦屏的公共汽车停开了,我们只好在招待所住了两个晚上,第三天,才到锦屏磷矿报到上班。70年代,开始有新发展,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控制,发展很慢。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大家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干,在短短的十几年整个连云港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城市道路新建、改造、修缮,锦屏路、西门路、幸福路、解放路、朝阳路、海宁路、人民路、设施完善,从海州到港口的交通十分方便,还新建一个现代化的火车站。在市中心高楼林立,街道宽畅,水泥路,柏油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设施完善,在人行道上还铺修了一条盲道,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
现在我已退休,每天闲步在大街上的人行道上,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看到大路两旁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路边美丽绿化,蓝天白云,新鲜空气,我为连云港市的发展感动欣慰和自豪!
(连云港新浦支部 许雄威)